9月17日,理化所 “未来青年论坛”专家报告会在1号楼403会议室召开。报告会由理化所施润研究员、陈广波研究员主持。
特邀南京大学罗文俊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侯广进研究员、兰州大学席聘贤教授、天津大学赵志坚教授、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和黑龙江大学许辉教授访问理化所,并分别以“法拉第结:动态界面新模型及其光电化学应用”“表界面催化的固体NMR谱学研究”“稀土无机材料微结构定向创新”“智能化赋能下的催化剂理性设计”“分级银簇的构筑与演变机制”以及“从’磷’出发——膦基光电材料”为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罗文俊教授介绍了固体表界面一系列新奇特性及其首次提出的法拉第结和法拉第层新概念,讲解引入入胜,同学们深受启发。侯广进研究员介绍了高分辨固体NMR方法学及原位动态表征技术,及其应用于实际能源催化、能源存储材料的体系,阐释其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探测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特征,揭示了体系相关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席聘贤教授聚焦无机功能纳米材料领域,基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的前沿理念,主要分享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及能源催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许辉教授介绍了芳香膦基材料的应用,从电致发光材料、光放大材料、光电响应材料到动态智能材料的快速发展,并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芳香膦基光电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光电协同效应研究方面的系列工作,构建了多个高效芳香膦基光电材料及器件。这些工作为进一步认识芳香膦材料的构效关系,丰富磷功能材料化学夯实了基础。赵志坚教授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指导下的催化剂设计的研究领域,从表面反应机理入手,引导同学们理解催化反应过程和发展人工智能辅助的新型计算方法。孙頔教授分享了他一直致力于的功能配(簇)合物的设计合成、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对在合成方法学的探索、结构调变机制、组装机理、构效关系阐明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阐释。
本次跨领域学术交流会在热烈而严谨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参会的专家学者与师生们热情高涨,围绕研讨主题积极讨论、深入交流心得,会后均反馈收获颇丰、深受启发。会议精准搭建了多学科融合对话的优质平台,有效打破了不同研究领域间的壁垒,推动了前沿理念的碰撞交融与合作方向的深化探索。
罗文俊教授作报告
孙頔教授作报告
赵志坚教授作报告
许辉教授作报告
席聘贤教授作报告
侯广进研究员作报告
新闻中心